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协会新闻 > 协会视角 >

胡功民:将体育产业打造成 新型主导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新引擎

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:2021-01-12点击:
        (演讲题目:主动融入发展新格局 积极打造服务业新引擎)
 

胡功民 湖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
 
        这次疫情虽然给体育产业带来巨大冲击,但不会改变体育产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,以体育产业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,就一定能够让体育产业重回高质量发展的“快车道”。
 
        后疫情时代的人们正在悄然改变着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,而这种调整和改变必然会波及到体育产业的方方面面,深层次影响体育产业的投资、生产和消费。
 
        体育消费将得到强劲释放。实物型消费方面,适合居家健身的小型化、智能化健身器材将成为市场“新宠”。参与型消费方面,非聚集性、非接触式体育消费将成主流,疫情期间,湖北省体育局组织的全省线上亲子运动会活动,带动约 50 万个家庭参与,上传参赛视频量近 35 万,创下 5082 万次总访问量。体育消费内容将从物质消费、必需品消费向舒适消费、健康消费延伸拓展;体育消费方式将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、多样化消费方式转变。满足特定人群的“小众”运动项目逐渐成为新潮流, 如击剑、徒步旅行、露营、皮划艇等;精品化、社区化、管理标准化、可嫁接互联网入口的新型健身房来到百姓身边。
 
        经营环境的变化将倒逼体育企业转型。开展对体育企业的“生死营救”,一方面需要政府出台财政、金融、消费等方面的阶段性纾困措施;另一方面,也需要企业转变经营方式,调整经营布局和产品结构,通过规模化、连锁化、品牌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;积极开发数字体育、在线健身、线上培训等新产品新业态。
 
        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将推动体育场馆功能多元化。此次疫情期间,湖北有 19 座体育场馆改建成方舱医院。我省体育场馆只用 48 小时就“变身”方舱医院, 成为特殊的战场。建设方舱医院的经验启示我们,体育场馆建设要着眼“平战结合”和功能多元化,推进体育场馆应急改造和功能提升,使体育场馆成为城市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 
        融入新发展格局将推动体育产业重构市场体系。中美贸易战以来,体育制造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, 面临的市场不稳定性、不确定性明显增多。体育产业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,重构市场体系。一方面,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到国内来;另一方面,努力抢占全球体育产业链制高点。
 

        在以下领域,我们可以主动作为:
 
        ——大力弘扬健康理念,引领体育消费提质扩容。根据国际一般规律,当人均 GDP 高于 7000 美元时, 动态精神需求(运动、旅游)不断丰富。2019 年, 我国人均 GDP 已突破 1 万美元,人们对健身的需求将迅猛发展。我们要因势利导,努力扩大体育消费,筑牢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。
 
        ——切实转变发展方式,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。近几年,体育产业新产品、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涌现。要积极适应消费市场的新变化,大力发展击剑、马术等新兴运动项目;要有效对接“一站式”消费需求, 打造形式多样的体育综合体;要顺应互联网消费兴起的大环境,大力推广线上线下有机融合、良性互动的健身产品和服务项目;要把握群众亲近自然、深度体验的消费新趋势,大力推动马拉松、自行车骑行、房车露营等户外运动和户外赛事活动开展。
 
        ——积极发展智慧体育,推动体育制造转型升级。从运动装备、场馆设施到电视转播,智慧体育在科技助推下快速发展,智能制造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变化。要大力推进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设施的智能化改造,使场馆设施成为新技术的应用平台。要积极开发智能化健身装备,推动运动场景感知化、运动体验数据化、运动社交情境化。
 
        ——认真做好补短板工作,发挥体育场馆多元功能。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,体育场馆发挥了重要作用, 同时也暴露出设计不合理、功能单一、应对突发事件准备不足等问题。弥补体育场馆建设“短板”,一方面要树立“平战结合”的理念;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体育场馆“两改”工作,对体育场馆进行功能改造和机制改革;同时要积极打造体育场馆综合体,合理布局周边业态,构建以体为主、多业融合、有机衔接的体育“生态圈”。
 
        ——不断强化要素支撑,增强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。要加大体育科研投入,统筹利用好体育部门和相关部门科技资源,加强体育产业核心领域和关键技术攻关,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运用。要建立体育产业人才培育体系。要大力发展体育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。
 

 
        以打造服务业新引擎为目标,推进体育产业治理体系现代化。一方面,各级政府要把体育产业放到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局中加以谋划,把体育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加以推动,把体育产业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中去实施,把体育产业招商引资放到政府招商工作大平台上去落实;另一方面,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,积极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,创新融合发展机制, 健全消费引导制度,将体育产业打造成新型主导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新引擎。
 
        以统筹运用投融资政策为杠杆,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。由于投资周期长、盈利水平不高等特点,体育产业投资仍然增长不快,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力度,进一步激活体育投资。在吸引民间资本方面,要以民生产业、公益事业看待民间投资, 在土地、水电、税费等方面对民间投资给予优惠待遇,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;在信贷资本方面,要加大对体育企业的信贷投放,增加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特点的信贷品种,切实解决体育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;在资本市场方面, 指导和支持体育企业在主板( 中小板)、创业板、科创板上市,对成功挂牌或上市的企业按政策给予相应奖励。
 
        以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为抓手,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营商环境。体育产业是以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为主的产业,也是一个处在成长初期的朝阳产业,需要政府大力支持。要把“放”当作最大“抓手”,强力推进“一网通办”“一网统管”“一事联办”,提高行政服务效率;要把“管”当作最大“助手”, 通过法制建设、标准引领、平台支撑、人才服务等手段,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管理和调控体系; 要把“服”当作最大“推手”,以“无事不扰、有呼必应”的“店小二”精神积极回应和解决企业诉求,为体育企业营造效率高、服务优、成长快的营商环境、发展环境。
 
        以解决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为重点,打牢体育产业发展基础。要打通产业政策      “落地”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推动体育产业政策落地、落实。要健全体育产业、体育消费统计调查与监测制度,定期发布体育产业和消费统计数据及报告,及时客观、全面系统评估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发展状况;加快体育产业法制建设,根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最新规定, 瞄准关系体育产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,加快体育产业法律法规的“立改释”工作,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法律法规体系。

Copyright © 2013-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( 京ICP备05083596号-1)